很黄很湿18以免费视频,办公室爆乳女秘在线看免费,无码国产福利片免费看,中文字幕精品无码2021

王曉暉:感悟石油精神 講好石油故事

2018-06-07 17:45 來源:經濟日報-中國經濟網

  中國石油報社新聞中心主任 王曉暉

  ——照片里的這位藏族姑娘,是青海銷售玉樹分公司西杭加油站經理才仁吉藏,大家更喜歡叫她的小名——春花。春花26歲那年,玉樹7.1級地震,帶走了她的5位親人,家園被夷為平地。悲痛中她選擇堅守,與同事們一起,流淚持槍為救災車輛加油。她心里是這樣的念頭,多加一槍油,受災鄉親就能減少一份傷痛。這是她將站里的情況處理完后,才匆匆趕回已是廢墟的家。左手拿的是加油站的油品分配情況表,包里裝的是站里的所有加油款。

  ——這張照片的主人公叫吳文峰,是工程建設公司拉美公司總經理。最愛說的一句話是愛拼才會贏。20年來,他參與和組織了28項油氣工程,地域跨度從中東到中亞再到拉美,年均飛行里程相當于繞地球兩圈半。大家可以看到,他的左臂有一道長長的傷口,先后做過3次手術。但由于錯過最佳治療期,一根鋼筋和骨頭永遠長在一塊兒。每次過安檢都會被攔下,被同事戲稱是“鐵臂阿童木”。

  ——這張照片拍攝地在中國的最北端,大興安嶺北極村加油站,這里最低溫度可達零下五十三度。這是站經理王海軍,唯一的員工是宋連輝,他妻子。從2011年建站起,小兩口在這里一待7年,站就是他們的家。右上角墻上的照片,是他們唯一的結婚照。也是一張一個人的結婚照,因為丈夫走不開,照片里只有新娘。再有幾天,他們的孩子也將在這里降生,他們一家的堅守故事仍在繼續。

  ——這是高丹,西部管道庫鄯線覺羅塔格減壓站員工。一座站、一個人、一條狗,1000多個日夜,這樣一個40多歲的漢子,竟然學起了十字繡,用十字繡疏解孤獨,被大家稱作是“繡花的男人”。

這,就是石油人。是記者采訪筆下的石油人,是新聞鏡頭中的石油人,是工作中、生活中,一個一個平凡的石油人。

  ——相信很多人對這張組照片十分熟悉,物探冬季作業。在天津大港的這塊灘涂地,重型設備用不了,全靠跪著爬著施工。隊員每天平均要跪爬三公里。跪爬一天上岸,還得再重新學著走路。這位魯國力,42歲,他說,流鼻涕也沒法擦,一擦滿臉泥。上廁所就更難了,穿的是連體皮衣皮褲,渾身的泥,上岸不易,因此即便汗水浸透,也得忍著少喝水。網絡上,他們被稱作“跪著養家的石油人”。

  ——還有,這樣一群人,30年只專注于一件事,提高東部老油田采收率,他們就是大慶復合驅技術創新團隊。這支石油科技戰線的“夢之隊”,從“小伙伴”拼成“老伙伴”,黑發熬成了白頭,但他們自主創建了完整的技術體系,使主體油田采收率突破60%,創造了油氣開發的世界記錄。

  這,就是石油精神。是我們采訪筆下的石油精神,是新聞鏡頭中的石油精神,更是生動而鮮活、人格化的石油精神。

  其實,這樣的人和故事還有很多、很多。

  當春花悲傷的時候,我們陪她流淚,采訪本打濕了,鏡頭模糊了;

  當鉆井工人克服困難也要打好井的時候,我們一起忍著高原缺氧的不適,上井架爬鉆臺將采訪進行到底;

  當海外石油人在動局中推進油氣合作時,我們同樣負重幾十斤的防彈衣,堅守在火熱的創業一線……

  我們理解了石油精神:

  石油精神并不高深,就是立足崗位,執著向上;

  石油精神并不遙遠,就是默默堅守,是身體的苦行,更是意志的修行;

  石油精神并不抽象,就是永不服輸、不斷超越、不斷創新。

  我們也一直在思考,石油精神的源頭在哪里?我們深入一線,扎根基層,尋找答案。一個個普通石油人的故事告訴我們,石油精神是人格化的,它就是你,就是我,就是他,石油人在哪兒,石油精神就在哪兒。

  我們也一直在思考,石油精神源源不竭的動力來自哪兒?在每一次采訪和對話中,我們深深感受到,石油精神的生命力來自于實踐,只有在實踐的土壤中才能成就發展的偉力。

  我們也一直在思考,時空變遷,石油精神何以能夠歷久彌新?那就是在每一個不同的時期,為祖國加油,為時代加油,為人們的美好生活加油,都是石油人永恒不變的主題。

  感悟精神傳承精神,匯聚力量激發力量。精神的力量激勵著我們,在新聞戰線為石油做出更多貢獻。哪里有石油事業,哪里有石油人,哪里就有我們的身影。

  我們登山、我們出海,我們走進沙漠,我們奔赴海外……離“石油精神”近點,再近點。

  這是汶川地震來襲時,我們記者余海在震中映秀鎮現場采訪報道,當時的映秀余震不斷;這是記者金添在雅安現場報道;這是天津大爆炸后,我們記者林培軍與第一批搶險勇士一同進入現場,但少為人知的是,他們都悄悄簽下了遺書;這是我們在生產前線駐地,點著蠟燭討論交流;這是我們每每在重大新聞戰役,重點報道時期,加班苦熬,通宵達旦編輯排版。

  新聞工作中,這樣的事還有很多……因為講好石油故事,傳播石油正能量就是我們的初心。與時代同行,與新聞同行,與石油同行!我們一直在路上!

查看余下全文
(責任編輯:劉麗麗)